“女團”蹦迪帶貨月銷千萬 直播間找到新流量密碼?_電子商務
導語:屏幕里,四個年輕女孩打扮精致,一邊身體隨動感的背景音樂搖擺,蹦著迪;一邊拿著話筒與觀眾聊天,然后隨機介紹著底部的零食和日常用品。
電音、律動、美女……
屏幕里,四個年輕女孩打扮精致,一邊身體隨動感的背景音樂搖擺,蹦著迪;一邊拿著話筒與觀眾聊天,然后隨機介紹著底部的零食和日常用品。
這不是哪家夜店的線上蹦迪場,而是直播間里的帶貨新形式。近期,一個名叫“美少女嗨購”的賬號,憑借大半夜帶粉絲云蹦迪,月度總銷售額達到1300萬,在內(nèi)卷的直播間中殺出一條新路徑。
突然走紅的美少女蹦迪,被很多人視為直播界的黑馬。蹦迪+帶貨越來越多的出現(xiàn)在短視頻直播間里,“花美男雜貨鋪”“時代少女小賣鋪”“銀河少女零食鋪”等一批多人蹦迪賬號出現(xiàn)。
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紅利消退,流量焦慮明顯,直播間里更是競爭激烈。頭部主播的套路固定,憑借資源優(yōu)勢比拼性價比,格局較穩(wěn)定;腰尾部主播想要突圍只能另找路徑。蹦迪帶貨里類似idol的陣容,通過顏值加才藝,以及一些話術(shù)、套路,將粉絲經(jīng)濟邏輯應用到直播帶貨,方便商家搶占流量先機。
蹦迪+帶貨,看似打開了新的直播間流量密碼,不過復制模式容易,想要復制銷售額就很難了。除了頭部的“美少女嗨購”,其他多人蹦迪賬號近30天累計銷售額從百萬、幾十萬到數(shù)千元不等。
而多人組合也意味著更高的成本,直播間里主打的零食、飲料、日用品,客單價雖低但是選品有限,制約了未來增長空間。在火了一陣后,蹦迪帶貨已進入瓶頸期。
在電商直播間里,
捅了蹦迪的窩
長達六個小時的“云蹦迪”,每晚都會準時出現(xiàn)在“美少女嗨購go”(下稱“美少女”)的直播間里。從8點開始,一直持續(xù)到凌晨兩點左右才結(jié)束。
在這里,賣貨并不是最要緊的事情。觀眾看慣了其他主播“買它買它”的吶喊和“把嘴閉上”的砍價戲碼,邊唱邊跳陪聊天的佛系賣貨,顯得很有特點。
“賣貨就賣貨,你們?yōu)槭裁匆恢碧???/p>
美少女嗨購直播間
這是觀眾們剛開始對這類帶貨形式最常見的疑問。直播的次數(shù)多了,很多網(wǎng)友直呼越看越“上頭”:“第一次刷到想著這是啥玩意兒?第二次探索主播們分別都叫什么?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開始下單小面包了?!?/p>
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流量紅利見頂后,直播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。眾多明星紛紛加入直播帶貨隊伍,頭部主播屢屢創(chuàng)下過億的帶貨量,頭部賬號的馬太效應顯著,新人突圍顯得格外困難。
同時,隨著行業(yè)逐漸透明化,除了少數(shù)頭部主播,大部分主播拿到的貨都差不多,競爭力不再。而靠講解產(chǎn)品、限時秒殺、與商家演砍價戲碼的套路也不再讓人感到新奇。網(wǎng)上甚至一度流行模仿主播的惡搞視頻:“把嘴給我閉上,我說一個數(shù)”。足見大眾對直播間內(nèi)容的厭煩。
為了突出重圍,各大平臺和主播各出奇招。憑借著美女蹦迪+佛系帶貨,“美少女”還是拿出了不錯的成績。
從6月21日的第一場直播開始,不到三個月,“美少女”已積累了156.7萬的粉絲量,每場直播都能吸引上萬人同時觀看。據(jù)蟬媽媽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截至9月11日的近30天來,“美少女嗨購”直播41場,總銷售額為1341.6萬。
這種新帶貨模式被瘋狂復制。
在直播間里稍作停留,很快會收到算法機制推薦的同類型賬號,“時代少女小賣鋪”“花美男雜貨鋪”“王炸少女時代”,每個都是2~8人的蹦迪直播間。劃拉幾下屏幕,切換直播間,就像在夜店轉(zhuǎn)場。一位用戶在評論區(qū)寫道:“我的抖音像是捅了蹦迪的窩。”
“時代少女小賣鋪”同樣由四名帶貨女主播組成。面對涌入直播間的觀眾,隨著音樂晃動的主播們一遍遍介紹:“這是一個可以聊天,可以聽歌,可以幫你省錢的直播間。”
“花美男雜貨鋪”的主播多達8名。除了兩名女主播,其他都是男性。主播們輪流上場,每次直播,都有6名以上主播擠在直播鏡頭前。前排的主播負責講解商品,與觀眾互動,后排的主播隨著音樂蹦迪,調(diào)控氣氛。
這些直播間的模式大多相似,主播們通過蹦迪、聊天或唱歌的方式,吸引粉絲留在直播間,售賣有折扣優(yōu)惠的日常用品、酒水飲料和零食等商品。
“云蹦迪”的形式并不算新鮮。早在2020年2月初,各大平臺就曾興起過線上蹦迪的熱潮。